5月2日,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会场上,记者慕名找到了应邀作大会发言的日本京都大学校长井村裕夫教授,请他就大学教育如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谈谈看法。
京都大学是日本最大的国立大学之一,在校学生超过一万,该校曾培养出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井村裕夫校长是一位医学教授,他对记者说,今天,大学里一直适用的一个原则是“为学习而学习”,目的性不强。未来,随着大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为学习而学习”将渐渐被“为社会而学习”或“基于现实而学习”所替代。
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能否沿用到21世纪?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现代科技在推动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东西,如污染、工业废料、能源和食品短缺、人口爆炸等问题。这些问题到21世纪时将会成为严峻的问题。因此,我们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当进行调查,了解哪些新科技不会产生副作用、哪些对社会的幸福真正有利,并据此开展我们大学的教育或研究课题。
他对记者说,确定大学的学习课程设置如何适应21世纪社会需求发展的需要,这首先要认识到21世纪社会有何特色。他认为其特色是:
1、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一方面国界的概念在未来将会日趋淡化,而另一方面国家间的竞争将在各个方面加剧。
2、人类一直在通过科技的力量,将地球和自然作为一个征服目标,其结果是,人类也为此而付出了代价,例如地球和大自然正以种种困扰人类的难题诸如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炸、食品和能源短缺等报复人类。
3、我们将努力寻找和发展新的科技来缩小人类在开发自然所带来的负作用,而一旦这些问题获得解决,我们的生活方式将会急剧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将会急剧提高。关于人类与自然,我们现在要改变的一个观念是,不应当是“人类控制自然”,而应当是“人类和自然互相和谐共存”,因为地球存有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井村裕夫校长说,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能担当得起21世纪社会重任的人。他们应该是具有这样一些品质的人:具有国际共存意识的人;受过高等技术的职业培训的人;受过能适应社会环境快速变化的成人再教育的人;能不受任何语言障碍跨越国界到任何一所大学学习的人;受过高龄教育并能在劳动就业市场上找到就业岗位的老年人,因为未来20年后65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我们现在标准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难以维持到那时,因而要适当为老年人提供就业市场。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井村裕夫说,大学必须加强国际合作,选择一批有特色的大学,提供各自有特色的课程,然后组合成最佳的教学课程。这种最佳组合课程可以通过远程电视传送系统教学,从而培养出一批高水准、接受过国际训练的人才。
他认为,21世纪大学课程的设置应当是:
一是应瞄准在研究生教育和高等技术的职业培训上。近年来许多国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年轻人上大学的机会和比率急剧上升。许多国家也在加大对研究生教育和高等技术职业培训的力量投入。社会也迫切期待大学能尽快培育出更高层次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而研究生教育和高等技术职业培训当前最紧急和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赋予学生一种能消除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知识。
二是应将着眼点放在服务国际社会而不仅仅是自己的所属国上。因为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信息急速传遍世界,人们的政治行为、经济活动和贸易往来突破了国家的界限,大学教育只有更好地为国际社会服务,才能更好地为本国服务。
他提到,21世纪大学研究领域的定位应当是:
一是创立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的研究领域。许多社会行动都涉及生产和消费,其结果必然是要产生垃圾废料。我们必须发展新技术利用这些废料作为另一种有用产品的原材料。如果我们能设计出一种材料利用的循环链,那么废料就会大大减少;二是创立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环境领域里的人文科学。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道德意识会随着工业循环链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人文学科也应当为这种变化作出贡献。大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给一个可靠的答复,如21世纪的社会会是怎么样,什么样的纪律对未来社会最重要,为让将来的社会更好,我们现在应当做些什么,等等;三是探寻现代高科技产品如何快速和简易地为普通民众所掌握的技术。现代高科技产品的设计,许多仍不易为普通家庭或民众所掌握。这个问题不解决,人们最终就可能会对机器产生反感,因而我们必须研究这项技术;四是探寻和确立正确的科技道德观。我们知道分子生物和医学科学在消灭疾病上对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医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发展,而且需要我们从道德上解决许多问题,如对脑死亡的界定和无性繁殖的合法化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人类还会在许多领域忍受更重的疾病;五是以大学为阵地,更严厉地强调知识产权,通过设置发放技术执照办公室或相同的机构,保证技术更安全更方便地转移到工业应用领域。
井村裕夫校长最后说,大学教育为的是培养出许许多多既具有高技能的职业技术,又具有国际合作和为世界和平作贡献意识的人才。21世纪的大学将面临严峻的国际挑战,鉴于此,大学必须从全世界吸引优秀的学生。